喜看“两会”新变化,铁路建设迎“暖春”
今年两会再传佳音: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副行长胡晓炼、副行长刘士余、副行长兼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就“货币政策及金融改革”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今年,央行将支持铁路等4万亿投资重点项目。
近年来,中国铁路在争议和关注中踯躅前行,一路披荆斩棘,成绩斐然。青藏铁路率先攻克了高原冻土建设难题,修建在屋脊上的“天路”,使“天堑”变成了“坦途”;“朝发夕至”的城际铁路,缩短了空间距离,扩大了生活半径,感受到了“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意境;世界领先的动车生产技术,让世人惊叹于“中国速度”;“四纵四横”路网的建成,将进一步打通经济发展大动脉,繁忙专线实现多轨对接,四通八达。年末,我国铁路覆盖里程将有望达到11万公里。中国铁路用6年的时间,领跑世界铁路。然而,在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面前,这个数量有如杯水车薪,甚至有人戏谑的称“中国铁路人均拥有里程不足一根烟的长度”,虽然我们无从得知数据的测算依据,也无需刻意去计较数据是否准确,但11万公里的长度,在13亿这个庞大的分母面前,的确颇为渺小,而且微不足道。
今年,铁路建设打破壁垒,引进民间资本,面向社会融资,放开建设主导权,无疑是为铁路注入的“强心剂”,助推了铁路建设的深入开展。政策的“松绑”,令一众心仪已久的企业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同时,也有代表建议:通过财政投资公益铁路、政府对铁道部实施运输补偿机制、吸引民间资本投资铁路建设,“三招”缓解铁道部建设资金缺位。一个个利好消息和给力建议,对于困境中的铁路来说有如“雪中送炭”,使一些因资金链断裂而被迫停工的在建项目起死回生、重新焕发生机,铁路建设即将迎来崭新的春天。相信有了国家和民间财力上的支撑,加上日趋成熟的铁路建设技术,我们有理由,对中国铁路抱以更高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