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理论 辉煌的成就 发展规划司 郑富芝 刘大为 向明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具有伟大的划时代的意义,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也是一个光辉的里程碑。1977年恢复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从此中国教育走上了恢复、健康发展的轨道。二十年来,在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冲破了许多思想和理论禁区,初步形成了同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相适应的新的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初步建立起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教育体系;落实教育的战略地位,在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效地推进了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教育事业的发展。二十年来,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整体素质,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为教育跨入21世纪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解放思想,拨乱反正,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揭开了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我国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破坏。高考制度被废除,广大知识分子被打成“臭老九”,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遭到严重干扰。1971年“四人帮”炮制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对新中国成立后17年的教育工作作了“两个估计”:17年教育战线是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是“黑线专政”;知识分子的大多数的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两个估计”歪曲和践踏了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教育方针,全面否定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教育战线所取得的成绩,使广大干部和教师遭到严重摧残,教育事业停滞不前。 打破“两个凡是”,推翻“两个估计”,为教育战线全面拨乱反正、整顿秩序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粉碎“四人帮”后,百废待兴,各业待举,邓小平同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非凡胆略和马克思主义者的科学态度,彻底打破“两个凡是”的思想枷锁,坚持推翻了“两个估计”。1977年8月,邓小平同志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对全国教育战线十七年的工作怎样估计?我看,主导方面是红线。应当肯定,17年中,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不管是科学工作者还是教育工作者,在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耀下,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辛勤劳动,努力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教育工作者,他们的劳动更辛苦。”邓小平同志对“两个估计”的批判,为教育战线全面拨乱反正、整顿秩序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也打响了教育战线解放思想,拨乱反正的第一炮,从此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拉开了帷幕。 恢复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给遭受十年浩劫的教育战线带来了勃勃生机。高考制度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废除了十年,国家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断档,邓小平同志对此忧心忡忡。1977年8月在批判“两个估计”的同时他明确提出:“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从高中直接招生,我看可能是早出人才、早出成果的一个好办法。”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了经邓小平同志修改的教育部关于高校招生的两个文件,宣布当年立即恢复高考。恢复高考制度,重新确立了选拔人才的公平竞争原则,调动了亿万青少年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广大教师精神振奋,整个教育界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师重教,极大地焕发了知识分子献身四化的热情,调动了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迎来了教育的春天。当时“四人帮”虽已倒台,但“两个估计”的阴影依然笼罩在中国知识分子的头上,刺痛着中国知识分子的感情。这一问题不解决,中国的教育仍无希望。邓小平同志及时指出:“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人民教师是培养革命后代的园丁。他们的创造性劳动,应该受到党和人民的尊重。”在后来的多次讲话中,邓小平同志科学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中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明确地提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是值得信赖和依靠的力量。扫除了阴霾,抚平了创伤,广大知识分子的热情空前高涨,汇入到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中,汇入到振兴教育的行列中,担负起教书育人的历史重任。 确立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使教育事业走上健康、快速的发展轨道。邓小平同志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总是从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着手,从战略层次上谈教育和经济、科技的关系。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从科学和教育着手。”“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重大贡献之一就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全面地阐述了教育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之间相互依靠、不可分割的辩证关系,明确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在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党的十二大把教育确定为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之一,十三大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放在经济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十四大进一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十五大提出了科教兴国的重大发展战略,把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写入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新一届政府明确把实施科教兴国作为最大的任务,并成立了国务院科教领导小组,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进行具体规划和部署。这一系列重大决策和有力措施,提高了全党全社会对教育的认识,极大地促进了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二、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极大提高 十年动乱的严重后果,造成了各条战线专门人才短缺、青黄不接的状况,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及部分中小学中断招生达四年之久,砍掉了106所普通高等学校,停办了大批中等专业学校,基本上撤销了半工半读学校和农业中学及其它职业中学,中等教育畸型发展,教师队伍受到极大摧残,学校校舍大量被占,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严重毁坏,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质量严重下降。在谈到到本世纪末“翻两番”的总目标时,邓小平同志指出“没有人才不行,没有知识不行,�幕�蟾锩�的一个大错误是耽误了十年人才的培养。现在要抓紧发展教育事业。”并明确提出,我们要“使教育事业有一个大的发展,大的提高。”经过二十年的艰苦努力,从恢复、发展到提高,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1、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体系初具轮廓 三级教育衔接、普通和职业教育并重。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形成了比较合理的教育人才培养比例结构。到1997年全国小学62.9万所,在十二亿人口大国基本实现了每个孩子有小学上的目标。全国初中6.6万所,有94%的小学毕业生可以升入初中,高中阶段教育学校3.1万所,有50%的初中毕业生可以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全国高等学校2000多所,年招生能力200多万人,高中毕业生升学率为45%,已形成了多层次、多规格、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高等教育体系,基本具备了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等专门人才培养能力。同时,为了促进我国专门人才的成长,促进各门学科学术水平的提高和教育、科学事业的发展,1980年建立了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研究生的培养已基本立足于国内。从1986年起又建立了第二学士学位制度。 在发展普通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恢复和建立了各级各类职业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职业初中,多种形式发展。到1997年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发展到17116所,在校学生1090万人。高中阶段职业技术教育规模超过普通高中规模。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6所,短期职业大学80所,此外在一些学校开设了高职班,进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全日制和业余教育结合,多形式、多规格发展。1977年,在《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中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还是要两条腿走路。就高等教育来说,大专院校是一条腿,各种半工半读的和业余的大学是一条腿,两条腿走路。”在大力发展全日制教育的同时,八十年代初创办了广播电视大学、广播电视中专,有许多高等学校设立了函授部和夜大学。到目前,全国已建立了广播电视大学45所,学习人数76万人,广播电视中专152所,学习人数39万人,参加高等学校函授部、夜大学的学习人数达125万人,在整个高等教育在校生中,通过电大、函授、夜大学进行学习的人数已占到21%,初步形成了“两条腿”发展的格局。为没有条件进入学校进行全日制学习的学生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为适应在职人员的多种需要,高、中等专业学校除进行学历教育外,还普遍开设了形式多样的、不同规格的各种短期培训班,有进修班、短训班、证书教育、岗位培训,还有大学后继续教育。此外,从1981年起,创立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自学考试制度的创立为愿意接受高等教育的每个中国公民提供了公平的机会,为“鼓励自学成才”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2、培养了数千万高、中等专门人才和数以亿计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 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起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根据邓小平同志这一思想,《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90年代以至下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要求造就数以亿计的各行各业有文化、懂技术、业务熟练的劳动者,造就数以千万计的具有现代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的企业家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二十年来,为实现这一目标,教育战线做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高等教育保持高速增长,培养规模不断扩大。1977年普通高校恢复招生考试后当年招收学生27.3万人,到1997年增加到100.04万人,增加了2.7倍,平均每年增长6.7%;在校生规模已从62.5万人增加到317.4万人,增加了4.1倍,平均每年增长8.5%。在普通高等教育高速增长的同时,成人高等教育也取得了较大发展。招生人数从1980年的20.4万人增加到1997年的100.4万人,平均每年增长约9.8%,在校人数从49.7万人增加到272.5万人,平均每年增长约10.5%。为了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更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研究生的培养能力显著增强。1981年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仅为0.9万人和1.9万人,到1997年全国已有研究生培养单位735个,招生和在校生数人分别达到6.4万人和17.6万人,同样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1997年与1977年相比,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4%提高到7.6%,每十万人口中拥有的大学生人数从235人增加到482人。二十年来,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共为社会培养输送了专科以上毕业生1529万人,其中专科毕业生975万人,本科毕业生500万人,研究生42万人,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发挥了巨大作用。 职业技术教育大力发展,扭转了长期以来中等教育结构形式单一的格局。《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但需要高级科学技术专家,而且迫切需要千百万受过良好职业技术教育的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工和其他受过良好职业培训的城乡劳动者。没有这样一支劳动技术大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设备就不能成为现实的社会生产力。……一定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改变这种状况,力争职业技术教育有一个大的发展。”根据中央的决定,确定了从中学阶段学生开始分流的原则。初中毕业生一部分升入普通高中,一部分接受高中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高中毕业生一部分升入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一部分接受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充分发掘了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的潜力,扩大了招生规模,并且有计划地将一批普通高中改办为职业高中,同时在普通高中增设职业班,多种形式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近年来,职业学校面向各行各业特别是城市第三产业、农村乡镇企业培养了大批人才,为调整产业结构、经济体制转轨做出了特殊贡献。到1997年,全国高中阶级职业技术教育的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占整个高中阶级教育学生总数的比例分别达到60.2%和60.4%,彻底扭转了长期以来中等教育结构形式单一的格局。近二十年,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蓬勃发展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了2633万实用技术人才。 普及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全民教育普及程度提高。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愚味不能建设社会主义。在一个文盲充斥、人民得不到基本教育的国家里,现代化显然只能是一句空话。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党和国家致力于提高全民教育普及程度,把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确定为我国教育发展的重点之一。这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思想,也是提高民族素质的根本措施。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发,1988年,国务院发布了《扫除文盲工作条例》,开始在全国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和开展扫除文盲的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两基”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到1997年,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从1978年的94%提高到98.9%,初中毛入学率从66.4%提高到87.1%。全国67%的人口地区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普九”验收的县(市、区)总数达到1882个,六个省市已实现“两基”,有七个省则在全省范围内基本完成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任务。总人口文盲率已从1982年的22.8%下降到1995年的12.01%,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6%。城镇已基本扫除文盲,全国三分之二的县(市)非文盲率达到95%以上。全民族的文化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教育战线在培养人才的同时,也为科技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1977年在《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中,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高等院校,特别是重点高等院校,应当是科研的一个重要方面军,这一点要定下来。……朝这个方面走,我们的科学事业的发展就可以快一些。”为落实小平同志的指示,20年来,高等学校在推动科技工作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发展基础研究、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成为科技发展的一支重要方面军。建成了一批国家级科研基地,承担了一大批科技任务,集中力量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高新技术解决了一批带全局性的重大关键技术,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取得了明显成效,有的已经产生重大效益或重大影响。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也取得巨大进展。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大批研究成果,为经济发展、体制改革、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献计献策,向社会提供了大批精品力作,使科研工作获得了新的活力。 三、教育改革全面推进,质量效益显著提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教育界经过拨乱反正,逐渐步入正轨,呈现出一派生机。但是,原有教育体制的弊端还制约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如政府对学校仍然包得过多,统得过死,使学校缺乏应有的活力;教育结构、教学内容和方法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脱离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问题。针对这种状况,邓小平同志明确地提出,“我们要全面地正确地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端正方向,真正搞好教育改革,使教育事业有一个大的发展,大的提高。”在邓小平教育理论体系中,发展是硬道理、改革是根本出路、以改革促发展的辩证关系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1、改革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调动了社会各方面办学的积极性。 以改革促发展,就要从体制改革入手,理顺关系。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教育体制与经济社会实际需求不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教育体制改革越来越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战略性任务。邓小平同志始终把教育与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作为一个大系统工程。80年代中期在部署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时,就开始进行教育体制的改革。这一期间,邓小平同志多次听取关于教育工作的汇报,对教育体制改革的构想和一些重大方针政策问题作了重要指示。当党中央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讨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时,他到会作了重要讲话,“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我看是个好文件。现在纲领有了,蓝图有了,关键是要真正重视,扎扎实实地抓,组织好施工。”此后党中央发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93年党中央、国务院又制定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把我国教育体制改革逐步推向深入。 确立了“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要取得成功,就必须发挥各级地方政府的积极性。邓小平同志针对原有体制权力过分集中的情况,强调在中央必须保证某些集中的前提下,要有计划地下放权力,调动地方的积极性。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部以后要把中小学教育的相当一部分交给地方去办,各省能办多少,由省里根据实际情况去安排,教育部可以不管。”根据邓小平同志这一思想,《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基础教育实行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基础教育管理权属于地方。除大政方针和宏观规划由中央决定外,具体政策、制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对学校的领导、管理和检查,责任和权力都交给地方。这一决定极大地调动了地方各级政府的办学积极性,也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捐资办学的积极性,使我国基础教育在短期内取得重大进展。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我国原有的高教管理体制,是一种国家集中计划、中央政府各部委和省级政府分别投资办学和直接管理的体制。这种体制形成之初,由于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且当时高校数量也不很多,矛盾并不明显。但久而久之,这种体制却逐步衍化成“条”、“块”分割、自成体系、封闭发展的格局。直接导致省级政府和中央部门在低水平上重复设置高等学校和专业,高等教育的发展主要表现为“铺新摊子”,助长了高等学校设置“多、小、散”的倾向,造成教育资源配置的严重不合理,不少学校的规模效益低下,一部分新设学校或专业点的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随着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国民经济的发展主要由“条条”逐步转向主要由“块块”来规划和组织国民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高等教育也要求相应扩展,这种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的高教管理体制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必须进行重大改革。1992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正式部署开展了高教管理体制改革。改革的目标是淡化和改变高等学校单一的隶属关系,变“条”“块”分割为“条”“块”有机结构,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推动高等教育走上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并为实现“国家统筹规划、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局面创造条件。显然,这项重大改革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我们迎接新世纪的重大战略举措。 几年来,按照“共建、合作、合并、调整”的方针,探索出多种改革形式,使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出现了很好的势头。全国已有30个省市、48个部委参与了改革,涉及高校400余所。自1992年以来,全国共有162所普通高校经合并调整为74所,净减88所,同时还有19所成人高校并入普通高校。目前,已实行共建的高等学校共有100多所。全国已有8所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划转地方管理,8所省属高校由省内业务厅局划转省教委管理。形式多样、内容各异的合作办学形式在各地普遍开展,形成了一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学科交叉、共同提高的新型学校群。全国有228所高校开展了校际间的合作办学,形成了162个合作办学体,总计372校次。有217所高校与企事业单位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协作办学,企事业单位近5000家。企业、企业集团或科研单位参与高校办学,加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增强了高校的办学活力。经过调整,教育资源得到优化,办学效益明显提高。全国普通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的平均规模已由1990年的1919人增加到1997年的3051人,其中本科院校的平均规模已达到4807人;师生比也已由1990年的1:6.3提高到1997年的1:7.9。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加快高教管理体制改革步伐”的任务,预计到下个世亿初,即可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教管理体制。 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的新的办学体制正在形成。在打破单一政府办学格局,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方面,获得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国家对社会力量办学确定了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16字方针,在制定了一系列行政规章之后,1993年原国家教委发布了《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暂行规定》,1997年国务院颁发了《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对社会力量办学进行规范化管理。同时,明确将社会力量举办的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审批权和民办高等学校设置筹建审批权放到省一级。目前,社会力量举办的教育机构全国共有5万多家,其中包括民办高等学校22所,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1252所。“九五”期间,将继续贯彻落实《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加强立法工作,规范社会力量办学行为和办学秩序,鼓励社会力量办学以实施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中教育和学前教育为重点,同时举办义务教育机构作为国家实施义务教育的补充,此外还将按照国务院确定的严格控制社会力量举办高等教育机构的原则,搞好民办高等学校的设置管理工作。 2、改革高校招生、收费、毕业生就业制度,扩大了高校办学自主权。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当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就是改变政府对高等学校统得过死、包得过多的管理体制,在国家统一的教育方针和计划的指导下,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加强高等学校同生产、科研和社会其他各方面的联系,使高等学校具有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积极性和能力。为此,经过探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措施。 改变了高等学校全部按国家计划统一招生,毕业生全部由国家包下来分配的办法,采取了国家计划招生、用人单位委托招生和在国家计划外招收自费生三种形式相结合的招生办法。通过这一改革,高等学校既承担了国家计划招生的任务,也挖掘了学校的招生潜力,更好地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也相应推动了收费和毕业生分配办法的改革。国家计划任务招收的学生的毕业分配,实行了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由本人选报志愿、学校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制度。委托培养的学生,委托单位按议定的合同向学校交纳一定数量的培养费,毕业生按合同规定到委托单位工作。自费生则由本人交纳一定数量的培养费,毕业后可以由学校推荐就业,也可以自谋职业。经过近十年的实践,随着委托培养和自费生招生比例的扩大,这一形式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指令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同时并存的“双轨制”影响教育的公平性,出现了以钱买分的现象,同时导致同一学校同一班级的学生由于录取分数相差太大素质不一,影响教学与管理。因此,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出发,正视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从1994年起国家开始实行招生并轨制度改革,同时完善学校收费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通过几年的努力,普通高校于1997年完成并轨任务,所有学生实行同一录取分数线,同一收费标准的单轨制,同时毕业生实行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 扩大了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要扩大高等学校办学的自主权,就必须要理顺政府与学校之间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逐步确立高等学校的法人地位,进一步明确学校的权利和义务、利益和责任,以利于增强学校办学活力,主动适应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为此,国务院1986年发布了《高等教育管理职责暂行规定》,确定了高校的管理权限,中央有关部门和省市结合所属高校的实际,提出了深化高校改革、扩大办学自主权的意见。在招生计划、专业设置、教学、科研安排、经费、人事等主要方面赋予了学校更多的权力。这一改革有力地促进了高校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整体水平的提高。 3、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质量和学生整体素质提高。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的核心是质量,不改革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方法,要提高质量则是一句空话。邓小平同志十分关注各级各类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特别关心的是教育思想及教学内容的改革。他曾经指出,“我们要在科学技术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不但要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而且首先要提高中小学教育的质量,按照中小学生所能接受的程度,用先进的科学知识来充实中小学的教学内容。”还反复强调,“学校要保证提高教学质量,否则就不能说是成功的。”“有的国家中小学质量差,吃了亏”。真是谆谆教诲,语重心长。改革开放以来,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世未来”的思想指导下,我国教育教学改革有了长足进展,特别是近年来教育质量和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充分地证明了邓小平教育理论的巨大实践指导意义。 高等学校在改革教育思想观念、拓宽专业口径、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全面启动和实施《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这一计划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专业划分与设置、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学队伍、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计划启动后,调动了广大教师参加教学改革的积极性,高等学校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教学改革成果。开展了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推动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讨论。针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中人文素质教育薄弱的问题,从改革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高度,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设想,并在52所高校开展了试点工作。许多试点学校采取多种形式与途径,包括确定大学生必读书目,加强课堂教学的文化信息量,举办文化讲座等。这一举措进一步促进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讨论,对推动高等学校教学改革进程,对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必将产生重大影响。拓宽专业口径,修订本科专业目录。针对我国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多、专业设置过窄、毕业生对社会的适应性不强的弊端,国家于1987年和1993年两次修订了专业目录,使专业总数从1400多种减少到500余种,经过再次调整,目前已减少到250种左右。专业目录的修订,进一步突破了传统的和狭隘的教育观念,拓宽了人才培养工作的视野,调整了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使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不断深化。建设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八十年代后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的基础科学专业教育面临着严重的困难,使我国科学技术的长远发展和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受到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教委作出了建立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加强和保护基础人才培养的决策。几年来,基地的改革和建设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学毕业生报考,录取新生的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调动了广大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毕业生质量有了较大提高。许多著名专家学者认为,加强基地建设,是具有战略眼光的、跨世纪的重大举措,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此外,高等专科学校的教学改革也取得重要进展。 改革中小学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公布以后,国家教委开始组织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教材改革。经过七年的努力,1992年印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并于1993年秋季开始实施。这次课程教材改革在许多方面有了突破,新课程方案改变了多年来只设置国家课程的状况,首次设置了部分地方课程;课程结构打破了长期以来的单一学科课程,设置了地方课、选修课、活动课、综合课、短期课;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要求,制定了从小学到初中的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允许地方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课程进行调整;选择教材的权利逐步下入放到地、县级等。这些突破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课程发展,深化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为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各地努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高教师水平,加强薄弱学校的建设。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创造出如“愉快教育”、“成功教育”、“和谐教育”等一批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教育模式和学科教学整体改革经验,一些地区还积极开展了区域性实施素质教育改革实验,取得了重要经验。这些改革在深度与广度上一直在持续发展,促进了教育观念的更新,为进一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奠定了基础。 四、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教育保障条件不断改善 办教育必须有相应的物质条件,办高质量的教育,必须要有更高的投入。教育战略地位的落实,关键在领导。邓小平同志历来十分重视学校的办学条件保障工作。在1977年他指出,抓教育“要有具体政策、具体措施,解决具体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1985年他又作了阐述:“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教育工作不仅要抓,并且要抓紧抓好,严格要求,少讲空话,多干实事。”对办学当中一些具体问题,如校舍、教学设备、学校经费、师生的伙食,邓小平同志都非常关心,要求“各级党政负责同志,要经常深入学校,倾听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呼声,为他们排忧解难。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几年前,我曾说过,愿意给教育、科技部门的同志当后勤部长。今天,我还是这个态度。领导者必须多干实事。”全社会都要关心和支持教育,这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早在1977年,他就指出:“科技和教育,各行各业都要抓。”根据邓小平同志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提出:各级党政主要领导都应亲自抓教育,要像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把教育列入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把重视教育,保证必要的教育投入,为教育办实事,列为各级领导干部的任期目标责任制和考核政绩的重要内容。由于各级领导率先垂范,全社会形成了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教育投入不断增加,学校办学条件有所改善,教师的地位与待遇进一步提高。 1、改革教育经费投入体制,教育经费总量逐年增加。 增加教育投入是落实教育战线地位的根本措施。由于各种原因,我国教育投入长期以来严重不足,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邓小平同志对此极为关注,一再提出要增加教育投入。早在1977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我个人认为,科研、教育经费应该增加。”1980年他又指出:“经济发展和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发展的比例失调,教科文卫的费用太少,不成比例。”1988年他又进一步指出:“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邓小平同志还结合我国“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论述了教育投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根据邓小平同志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发展教育事业不增加投资是不行的。在今后一定时期内,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教育经费投入体制作了专门规定,提出“要逐步建立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收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资和设立教育基金等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纲要》还明确规定了“要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到本世纪末达到4%”。由于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视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教育经费有了较大增长。仅从最近几年来看,全国教育经费支出总计从1992年的867亿元增加到1996年的2262亿元,增加了1.6倍,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从729亿元增加到1672亿元,增加了近1.3倍,社会捐资、集资从70亿元增加到188亿元,增加了近1.7倍。近年来中央财政也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实施了“211工程”和“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投入了大量资金。 由于教育经费增加,各级各类学校的校舍、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等办学条件也得到较大改善。到1997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校舍面积总计达到13.4亿平方米;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固定资产839.4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值218.7亿元。比八十年代初都有了较大增加。中小学在教学设备、实验及图书配备方面达标学校比例也逐年增加,有力地促进了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2、教师地位和待遇得到进一步提高。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邓小平同志历来重视教师的地位和待遇问题。1978年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提高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不但学生应该尊重教师,整个社会都应该尊重教师。”针对长期以来我国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物质生活待遇偏低的状况,邓小平同志多次指示要把提高教师待遇落到实处,要认真解决教师的工资待遇、职称评定、后勤保障、住房和医疗保健等问题。他强调:“我们不论怎么困难,也要提高教师的待遇。”“知识分子的待遇太低,这个问题无论如何要解决。” 邓小平同志关于尊重教师、关心教师和提高教师社会地位与生活待遇的一系列指示,推动了知识分子政策的落实,促进了教师地位和待遇的提高。1977年10月,全国近60%的教师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工资。1978年,学校教师首次领到了年终奖金。在恢复高等院校教师职务职称的同时,建立了中小学教师评定高级教师的制度。1980年春节,邓小平同志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全国大中小学及幼儿教师代表15000人,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从此,各地党政领导在节日看望慰问教师成了确定的活动。1985年,我国规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国家还成立了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致力于表彰献身教育事业作出特殊贡献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下决心,采取重大政策和措施,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大力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努力使教师成为最受人尊重的职业。”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经过多年的努力,教师工资有所提高,住房条件也得到了改善。 早在八十年代初,教育部门就会同有关部门,多次召开解决城市中小学教职工住房问题的工作会议,国务院办公厅为此先后批转了《关于“八五”期间解决城市中小学教职工住房问题的意见》和《关于加快解决教职工住房问题的意见》。十几年来,各地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积极推进城镇教职工的住房建设工作。据统计,“六五”期间全国用于城市中小学住房建设的投资为12亿元,竣工面积614万平方米。这是在“文革”之后,国家百废待兴,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完成的。标志着我国教职工住房建设开始进入大规模起步的新阶段。“七五”期间,随着教育成为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战略重点之一,国家逐步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教职工住房建设进一步加快,五年间城市中小学共完成住房建设投资38亿元,竣工建筑面积1497万平方米。进入“八五”以后,教职工住房建设进展迅速,前三年的住房建设投资为46亿元,竣工面积1071万平主米,三年投资超过“七五”计划的总和。 党的十四大以来,在李岚清副总理的关怀和亲自推动下,国务院办公厅连续召开了四次全国教职工住房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由于各地各部门的高度重视,使教职工住房建设工作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据统计,1994年至1997年,全国城镇教职工住房建设共投资542亿元,竣工建设面积8012万平方米,建成住房105万套;教职工家庭人均居住面积由1993年底的6.9平方米提高到1997年底的8.45平方米,人均增加了1.55平方米。最近,为解决高校青年教师住房的困难,中央拨出20亿元专款,开始了中央部门高校筒子楼的全面改造。教职工住房条件的逐步改善,既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教师职业和知识分子工作的高度重视,在教育界和全社会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也推动了尊师重教社会风尚的逐步形成,使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明显提高,稳定了教师队伍,保证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目前要求调离教师队伍的人员大量减少,过去因教师待遇偏低而流失的教师,又纷纷要求重返教师队伍。教师正在逐步成为社会上受人尊敬、值得羡慕的光荣职业之一。 过去的二十年,是邓小平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实践的二十年,也是教育事业发展辉煌的二十年。回顾二十年走过的历程,有许多带根本性、指导性和规律性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努力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邓小平教育思想为指导,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理论基础,是当前和今后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思想武器;各级党委和政府,首先是党政主要领导同志亲自抓教育,努力保证“科教兴国”战略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落实,并在全社会形成共识,这是保证我国教育事业顺利发展的关键;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认真贯彻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正确处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关系,确立正确的事业发展方针,逐步树立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内在统一的全面发展观;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努力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教育投入体制;按照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促进宏观教育决策的科学化,坚持因地制宜、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加强教育法制建设,教育工作必须走依法治教道路。二十年来教育工作取得的成就和积累的经验,为未来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今后进一步前进和发展的重要保证。 展望21世纪,世界将进入一个大转变的时期,我们遇到的将是双重的挑战。一方面,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将决定着21世纪国际竞争的新秩序,同时也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能力和地位。人类的未来和国家的繁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和科技的创新及应用。人才的培养将是一个民族发展和振兴的支柱。发达国家正在向知识经济迈进,而我们尚处在工业经济时期,能否抓住机遇,迎头赶上,实现我国经济工业化和知识化的协调发展,是中华民族又一次遇到的历史机遇。另一方面,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的任务还相当艰巨,未来能否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是我们面临的最大现实问题。 在这机遇与挑战并存,压力与动力同在,跨世纪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机,我们必须站在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高度,重新认识科教兴国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重新认识知识的作用和价值,重新认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教育的发展与科教兴国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与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相比差距则更大。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还没有得到真正落实;教育的发展与教育的需求矛盾突出;缺乏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养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滞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我们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增强危机感和使命感,必须坚持邓小平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真正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为把一个全新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带入21世纪而努力奋斗。 |